本次展览展出的是何多苓1992年至1993年间创作的写意作品30余幅。
1992年的作品几乎像中国水墨画一样一气呵成,空间处理富于变化,色块与线条的使用若即若离,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精神性的而非物质性的。作品减法式的绘画技法,在构图上显而易见模仿了中国山水画,其色彩的运用被压缩到水墨画的单纯程度,几乎失去了油画的性质,只是在近处才有保留地使用了一些对比的色彩。何多苓非常注重对油画底色的利用,他常常采用洗和刮的方法,从画面上已经存在的东西中减去多余的,基本上是用减法而不是用传统绘画中添加和堆砌的方法作画,这使他作品中的色调校正、明暗转换及冷暖过渡浑然不觉。
1993年的作品几乎全部都采用了油画中的多层次技法,它们都是在有色底子上画出来的,而且很多地方不是一次完成的,它们包含了犹疑、强调、重复等因素,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完全可以再画下去的,但何多苓却选择了停笔不画。我们可以看出何多苓感兴趣的是构想阶段与绘画过程加以隐秘地混淆,强调两者之间留有痕迹的差异和抵触,但又故意使之在变化的局面中变得相似起来,他刻意追求的是一种混淆构想与过程的中间风格。
何多苓是这样一位画家:既能超然于当今绘画艺术的种种潮流和风尚之外,从事纯然个人和主观的绘画创作,又能对一代人的绘画意识、趣味及想象力的形成和衍变产生持久的、深邃的、实质性的影响。他的绘画是写实与隐喻、抒情与思辩、怀旧与憧憬的奇异混合物。
摘自 欧阳江河《何多苓油画速写及素描作品的风格、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