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举的作品表现了一个穿越时间的记忆的空间,它使我们感动,因为他在真实的表现中叙说了真实的自我。”批评家易英给予了王克举的作品这样的评价。2007年11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主办的“王克举油画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亮相,三十余幅王克举近作将向公众开放。
王克举1956年生于山东青岛,先后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
在山东艺术学院就读大二那年,王克举便一举拿下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时在1981年,初露锋芒的王克举年仅25岁。三年后的第六届全国美展上,王克举以其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严格的学院派立场再次站在优秀奖之列,获奖作品《汛》全面展现了王克举在艺术上的野心和造型的精湛技艺,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大范围的赞誉。从此他的作品开始频繁在各种大展亮相。《晌饭》《柳埠春早》《山里》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上海美术馆也将《秋棉花》《苞米地》等四幅作品列入馆藏序列。《中国油画》、《美术观察》、《美术研究》等专业杂志上也能频频看到王克举的作品。他以独特的技巧创立了表现主义和印象主义相融的绘画风格。
“对形式的探索实际上是对绘画表现力和绘画语言转换的研究,这是一个艺术家终生所要做的事情。”王克举说,当他听到不同音乐、看到不同景色的时候,心中会产生异样的感觉,不同感觉的线条和色块就会有秩序的流于笔端——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视觉符号,情感的信息也会因笔触变化弥漫于整个画面。这是一种瞬时即失、原本细微的感受和情感的最直接的表达,是心与境、情与画的亲和关系。
《美术》杂志主编尚辉认为,王克举把自己对于形式规律的探索、对于矛盾关系的寻求,完全融化在对于乡土景色的朴实表达中。“他的作品的内核是乡土的,语言则是现代的。因此,他的艺术探索就像他的人生经历乃至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一样,从古老的农耕文明穿越纷繁变幻的信息文明,他作品的所有都市文化的信息都锻打在乡土生活的铁砧之上,将具象与抽象、现代与传统、都市与乡村交织在一起。” |